更新时间:
6月14日上午,水利部组织开展抗旱专题会商,分析研判华北黄淮等北方地区旱情形势,要求即日起,受旱地区上游黄河、海河、淮河流域的控制性水库全部进入抗旱调度模式,加大下泄流量,保障抗旱用水需求,确保城乡居民饮水安全,以及规模化养殖和大牲畜用水安全,全力保障灌区农作物时令灌溉用水。6月14日15时,水利部将针对河南、河北的干旱防御应急响应提升至三级,目前维持针对山西、江苏、安徽、山东、陕西、甘肃6省的干旱防御四级应急响应,并派出两个工作组正在一线指导抗旱工作。
针对目前的旱情,河南省水利厅于6月14日17时将水旱灾害防御(抗旱)Ⅳ级应急响应提升至Ⅲ级,并密切监视雨情、水情、旱情,科学精准调度水利工程,加强灌溉用水管理,细化落实各项供水保障措施,确保城乡居民饮水安全,最大程度减轻干旱灾害损失。
在去年9月兰比尼孔子课堂举办的斯里兰卡西部省中学生中文比赛中,约诗卡拔得头筹,并获得了课堂提供的免费学习机会。她说:“十分感谢中国老师们的帮助,我正在努力准备下个月的中学生汉语桥比赛,希望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能去中国参加总决赛,这是我一直以来的梦想。”
新春伊始,天津文旅市场的“热力值”便一路高涨。跨年夜的火爆场景令人记忆犹新,据天津市交通运输委员会数据,当日天津轨道交通全网客流达281.7 万人次,创下历史纪录。春节假期的文旅成绩同样亮眼,天津市文化和旅游局数据显示,全市共接待游客1615.55万人次,同比增长16.7%;游客消费额更是同比大幅增长 26.4% 。蓟州区春节假期民宿接待量和收入分别同比增长71.4%和98.7%。
中越联合声明,主题词“加快构建具有战略意义的中越命运共同体”。一年多来,从“构建具有战略意义的中越命运共同体”到“推进中越命运共同体建设”,再到“加快构建具有战略意义的中越命运共同体”……在中越建交75周年的时间节点,习近平总书记同越方领导人对构建中越命运共同体进行了再确认、再加速。
“108”与“5.4%”,两个数据再次证明了开放合作的强大生命力。国际媒体评论道,在世界动荡时期,中国展现出负责任大国的形象,成为“稳定性和确定性的源泉”。
针对近期持续高温干旱对农业生产造成的不利影响,农业农村部在前期发布预警信息的基础上,于6月11日对河北、山西、江苏、安徽、山东、河南、陕西等省启动农业重大自然灾害四级应急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