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人类的就业权也面临风险。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2025年未来就业报告》预测,到2030年全球将有9200万个岗位被人工智能取代,同期可能创造1.7亿个新岗位,形成显著的“岗位替代潮”。此外,由于就业门槛提高,低技能劳动者将难以适应新的就业市场,人工智能的数字鸿沟致使发展中国家岗位流失风险比发达国家高,易造成不同国家贫富差距扩大等问题。
上述两起事件,引起了一些企业人士的担忧。这些担忧包括是否存在全国性查税,不少企业担忧如果倒查多年需要补税,这对于经营困难的当下无疑是“雪上加霜”。
面对新时代的新机遇与新挑战,浙江财经大学原校长、地方财政研究院院长钟晓敏表示,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要从制度和政策两个层面着手。
成都4月20日电 (王利文范颖)为加快实施“双向揭榜挂帅”,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融合先行先试工作,四川省2025年首批项目立状签约暨第二批榜单发布仪式20日在成都举行。
本次AI周特别设置了两大亮点活动——“AI交汇点论坛”和“AI创新集市”。在当天举办的AI周启动仪式暨“AI交汇点论坛”上,中国科学院院士姚期智、鄂维南分别以《AI+激起交叉科研的新浪潮》《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与科研》为题发表主旨演讲,从量子计算与AI for Science等前沿领域切入,深度解析AI技术如何重塑科研范式与教育生态。讲坛还邀请了来自华为、腾讯、商汤科技等头部企业的技术领袖及学术界权威专家,围绕“AI+制造”“AI+教育”“多模态技术革新”等热点议题展开深入探讨。
在鄂尔多斯市东胜区图书馆,阅读氛围也一再被拉满。4月19日,2025年度“全城共读一本书”活动正式启动,表彰阅读榜样和优秀阅读场所,激励更多市民参与阅读。
最后,促进人工智能人权风险防控的国际合作。在国际规则制定方面,应防范单一国家或企业垄断关键算法技术,提升发展中国家的话语权;在加强国际合作方面,需继续强化联合国核心平台作用,推动《人工智能框架公约》等硬法建设,通过“技术—伦理—法律”三位一体的协作机制实现治理包容性。(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