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稳预期,就是稳住经济发展的信心。经济主体预期稳、信心强,消费和投资等经济活动才会更加活跃,经济才可能向好。信心比黄金更重要,必须注重预期管理与引导,实现稳预期、强信心与稳经济的相互促进、良性循环。宏观政策是影响预期的关键因素。要加紧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用好用足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既定政策早出台早见效,根据形势变化及时推出增量储备政策,让参与市场的各类主体真正有获得感,形成积极预期。重大战略和改革、发展环境对稳预期有着重要作用。要坚持用深化改革开放的办法解决发展中的问题,加快重大战略和改革举措落实落地,引导形成明确稳定的市场预期。营造公平、稳定、可预期的发展环境,有力保护各类经营主体合法权益。有针对性加强舆论引导,广泛凝聚社会共识,持续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
“台湾民意基金会”今日(6月18日)公布最新民调,台湾地区领导人赖清德声望为48.2%,相较上个月重挫 9.8 个百分点。该基金会董事长游盈隆表示,在台湾,一个百分点代表 19.5 万人,10 个百分点代表近 200 万人,上任不到一个月,流失近200万人支持,是一个严重的警讯。
关注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通过金融服务来践行社会责任,离不开广大金融机构、科技平台的积极探索。蚂蚁集团首席执行官、执行董事韩歆毅分享了可持续融资技术创新的可能性,他认为,相较于间接融资的风险主要系于企业主体,新技术支持下的直接融资可以有效分散风险。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副行长、董事会秘书张健则以商业银行的视角,建议银行业践行社会责任、推动可持续发展。泰国开泰银行总裁陈博文分享了他们的创新探索,他指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需要创新性金融产品。
公共外交网总编辑刘春阳作为中方代表致辞。他说,今年是俄罗斯联邦独联体事务、俄侨和国际人文合作署成立100周年,也是北京俄罗斯文化中心成立15周年。民间友好是中俄友谊的基石,过去15年,北京俄罗斯文化中心立足北京,辐射中国,组织丰富多彩的公共外交和文化交流活动,有力促进中俄两国民众的相互了解和人文合作,为两国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不断夯实牢固的民意基础。
活动现场,重庆市江北区副区长廖光洪作了城市价值推介。据了解,2024年,江北区地区生产总值1924.3亿元,同比增长7.7%,总量位列全市第三,增速位列全市第一。江北区在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重庆先行示范区建设过程中,催生了大量科技创新、产业培育和城市发展的商机。
目前,中国已经是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也是越来越多国家的主要投资来源国。今年第一季度,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占中国对外贸易的比重达到51.1%。
对抗旱工作作出安排部署。印发《关于做好当前抗旱工作的紧急通知》《关于切实做好抗旱播种保苗工作的紧急通知》等文件,就抗旱播种、田间管理、旱情监测、水源调度等提出要求。严格落实以气象预报为先导的应急响应联动机制,组织相关部门滚动开展旱情会商,分析研判旱情发展趋势。及时启动省级抗旱应急四级响应,14个省辖市先后启动本地区抗旱应急响应机制,全省进入抗旱应急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