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上海地铁虹桥站车站站长高煜认为劳动者就像城市的微光,散落在各行各业,做着本职工作,微光聚集起来就是一把火炬,散发着最光亮的光明。“其实这就是我们来自平凡岗位的劳动者的精神所在,也是平凡出英雄的精神所在。”高煜说。
此外,沪港两地机构和企业签署多个合作协议。其中,“未来智能科技(香港)孵化器”项目,聚焦“具身智能+”领域,通过搭建全链条平台,强化人才培养,推动科技成果双向转化;“低空经济高楼灭火示范框架合作”项目,针对城市高楼消防难题,通过沪港低空经济技术与运营经验互补,探索低空应急救援新模式;“沪港汇智孵化器”项目,围绕人工智能、生物医药、低空经济及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领域的科创项目孵化,依托两地高校及产业资源,加速技术成果转化;“沪港人工智能产业基金”项目,整合港科大技术与资本资源,共同培育高质量项目、推进产业化进程;“聚焦人工智能技术落地与沪港ESG学院提升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项目,依托香港产学研平台,促进沪港技术跨境转化,强化科创协同与可持续发展能力,助力新质生产力建设。
谈及优化审判流程,提升审判质效方面的举措,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民一庭庭长赵敏表示,陕西法院利用“智慧法庭”赋能庭审质效,推行在线庭审和同步文字生成、电子送达,庭审流程“全面瘦身”,实现案件快审快结。同时,对拖欠劳动报酬、经济补偿、工伤保险待遇等争议不大、诉请单一的简单案件,符合适用简易程序条件的,推行“要素式”起诉状、答辩状和裁判文书,有效提升办案效率。
云南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一级巡视员崔冰成在启动仪式上致辞称,云南是全国民族最多的省份,民族文化丰富多样、源远流长。台湾融合了闽南文化、客家文化、民族文化以及多元的外来文化元素,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正基于此,云南连续举办了6届云台文化交流活动,希望通过这一平台深化两岸文化联结,共同传承弘扬中华优秀文化。
对于科技型企业而言,沈阳科创中心的意义犹如“知识产权的银行”。通过平台的专业评估和撮合服务,企业可将技术专利、数据资产等无形资产转化为有形资本。某半导体企业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曾通过技术质押获得亿元级贷款,沈阳一家生物医药企业也表示,凭借核心专利成功吸引风投——科创中心提供的科技金融产品,将成为企业破解融资难题的金钥匙。
“海南的零关税政策,将为阿中贸易创造更多便利。”也门企业家拉沙德·阿里(Rashad Ali)在会场与多位中国客商交换了联系方式。他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海南重点发展的数字经济、绿色低碳等新兴产业,与阿中合作的新兴领域高度契合。
一系列融合视听体验、光影艺术与互动打卡的文化活动,吸引游客沉浸式感受中华民族文化魅力。市民无需远游,在“家门口”的园博园即可遍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艺术的丰富多彩,让假期文化生活在丰富体验中绽放光彩,切实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