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随着更多的人走进博物馆,博物馆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也日趋多元。寻婧元表示,如今越来越多的人逐渐养成了逛博物馆的习惯,很多年轻人把看展当作一种生活方式,这让博物馆有了更多身份和功能,可以是第三空间,也可以是城市会客厅。
作为中国第二大剧种,越剧自1906年在嵊州诞生以来,历经百余年发展,成为浙江最具代表性的地方剧种之一,并于2006年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来自黄色少年男子组的李同学表示:“不同于城市的平坦跑道,这次比赛要在田埂上跑,场地中还有池塘与河,所以跑的时候要更加专注,很有挑战性。”
在民族音乐展演环节,畲族艺术家身着畲族服饰,先后演绎了福宁调《魔王发火火焰山》、福鼎平调《送郎》和过海调《龙井出水久长年》等经典曲目。独特的民族唱腔、创新的编曲形式,生动展现了中华音乐文化的瑰丽多彩,赢得现场观众阵阵掌声。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花卉研究所研究员蔡艳飞介绍,此次推出的月季新品打破传统“杯状花”形态,推出融合东方审美的国风系列,花瓣层叠如云,色彩涵盖月季所有色系。定向培育的“东方香韵”系列月季融合茶香、果香等东方香调,填补市场馥郁香型切花的空白。
据项目负责人介绍,“苏海1号”可实现15个养殖舱24小时不间断地换水,保证了水质是新鲜的外海水;兼具网捕和泵吸等成鱼起捕方式,可实现鱼苗计量入舱、成鱼转舱、按重分级、活鱼转运等作业需求;船上配置大型智能加工车间可实现渔货的冰鲜、冷藏两种自动化作业,最快24小时内将新鲜海产品送达中国内地主要消费市场。此外,“苏海1号”还可实现水、氧、料、光、污五要素智能集控与管理,保障鱼苗在船上健康茁壮生长。预计今年底“苏海1号”投入运营,满载养殖时年产量为8000吨,可大大降低中国内地海鲜消费市场对冰鲜三文鱼的进口依赖。
当天上午,台湾少数民族代表团还走访了硖门畲族乡渔井村,与当地畲族同胞进行亲密互动。在渔井村文化艺术中心举行的音乐沙龙上,两岸艺术家即兴合作,创造了令人难忘的艺术瞬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