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当“地上-地下”“硬件-软件”“制造-运营”多维碰撞,未来的城市交通,不再是某一种技术的独角戏,而是“硬基建”与“软智能”的协奏曲,更是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的生动实践。(完)
上海4月20日电 (记者 陈静)记者20日获悉,刚刚发布的《健康保险蓝皮书——中国健康保险发展报告(2024)》(简称:蓝皮书(2024))显示,整体而言,中国健康保险发展面临良好机遇,并指出,保险业与慢性病管理产业链各方的融合模式仍在初级的探索阶段,商业模式尚未形成。
活动现场,“阅游宁夏”春光里的文化市集人头攒动,惠民书展、非遗文创展销、邮政文化集市、科普互动体验等四大主题展区各具特色,50多家参展商集中展示优质图书、非遗技艺、文创产品等“宁夏好物”,为广大读者带来了丰富多彩的阅读体验和文化享受。
自2021年以来,济南以平均每年开通一条跨黄通道的速度,不断刷新济南黄河桥隧密度纪录,为要素资源向黄河北岸集聚提供有力交通支撑。
“制度创新是自贸区的核心竞争力。”厦门自贸片区管委会副主任翁晓岚介绍说,厦门自贸片区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以制度创新为引领,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不断探索与国际通行规则相衔接的制度体系。
优秀传记作品展示大会上通过大屏幕举行了展示典礼,汇聚五年来传记文学各领域精品佳作:《仰望星空:共和国功勋孙家栋》(浙江人民版,黄传会著)、《中国天眼:南仁东传》(北京联合出版公司版,王宏甲著)、《祝总骧传》(陈家忠著,线装书局版)、《天地九重:杨利伟自传》(杨利伟著,研究出版社版)、《自我突围》(施一公著,中信版)、《华为没有成功,只要成长:任正非传》(林超华著,华中科大版)、《尧山壁记》(何双及著,人民版)、《郑洞国传》(郑建邦著,团结版)、《晏阳初》(苗勇著,人民东方版)等38部长篇作品,以史诗笔触勾勒出一座座时代丰碑;《无声之辩》(李燕燕著,北京文学版)等4部中篇力作,在叙事维度上另辟蹊径;《樱桃林10号的遗产》(李彦著,当代版)等3部短篇佳作,于细微处见真章;由美国传记作家沃尔特·爱萨克森创作、汪冰翻译的《达芬奇传·从凡人到天才的创造力密码》(中信版)等7部译著,搭建出文明对话的通衢;《汉魏六朝杂传叙录》(中华书局版,熊明著)等8部传记理论研究专著,夯实传记文学研究发展的基石。
此访双方发表联合声明,签署45份合作文件,有力推动两国务实合作提质升级、发展战略加速对接。铁路合作实现扩容升级,尤显两国共谋发展的决心。习近平总书记和苏林总书记共同出席中越铁路合作机制启动仪式。依托这一机制,双方将实现标准轨铁路全面联通,极大提升跨境运输能力,降低物流成本,让两国供应链“无缝衔接”,进一步打通西部陆海新通道,赋予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更强劲发展动能,将成为中越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标志性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