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此次东盟专场活动首次开展线下培训并设置国外分会场,特别邀请东盟国家驻南宁领事机构代表发言,设置广西院校、平台电商合作案例分享、中国主流电商平台特点和趋势介绍等课程,特别增设越南语、泰语等多语种教学服务。
“我们辐射技术研发到实现商业化的全周期,分级分类建设重点创新主体名录,定制并及时发布风险防范的标准指引,引导开展自查自检,普及基础防范措施。同时加强与各级知产保护中心战略协作,抓好前端指导;与市场监管部门,健全完善商业秘密警情快速反应机制;深化检法协同,及时支撑商业秘密司法实践。”浙江省公安厅环食药侦总队负责人介绍。
据悉,近年来,中国与东盟在政策沟通、产业对接、地方合作及能力建设等领域持续深化合作。目前,中国已与东盟7个国家建立了双边电子商务协作机制,畅通东盟优质产品输华通道,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升级。
如何应对变革挑战,推动科技创新与可持续发展并行,加强国际治理合作,共同构建一个更加包容和共赢的世界,成为亟待思考和解决的重要问题。据悉,论坛聚焦“科技进步、可持续发展、全球治理”三大板块,设置15个分论坛,议题涵盖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竞争与合作、科技驱动的经济变革、可持续发展挑战、社会老龄化与健康战略以及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带来的时代课题等。
就读于北大经济学系的港生陈俊华表示,自己从中学开始就对公共政策十分感兴趣,因此选择到内地读大学,希望进一步了解国家的发展及相关政策。
在强化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方面,黑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与省知识产权局等七家单位联合发布《哈尔滨2025年第九届亚冬会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方案》,与亚冬会组委会会签《关于加强2025年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知识产权保护协作框架协议》,助力冰雪经济发展。有效保护五常大米、九三大豆等黑龙江特色产品合法权益。为新兴产业保驾护航,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青海省高级人民法院、西宁市中级人民法院连续五年在“4.26世界知识产权日”向社会发布66起知识产权纠纷多发领域的典型案例,引导公众优选维权路径,守住行为边界;基层法院成立知识产权巡回审判站,以“小案件”诠释法治“大道理”,厚植公众尊重创新、保护创新理念,畅通司法服务“最后一公里”。
对抗旱工作作出安排部署。印发《关于做好当前抗旱工作的紧急通知》《关于切实做好抗旱播种保苗工作的紧急通知》等文件,就抗旱播种、田间管理、旱情监测、水源调度等提出要求。严格落实以气象预报为先导的应急响应联动机制,组织相关部门滚动开展旱情会商,分析研判旱情发展趋势。及时启动省级抗旱应急四级响应,14个省辖市先后启动本地区抗旱应急响应机制,全省进入抗旱应急状态。